找到相关内容58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少林寺的历史

    和尚,当时名声很大,度化门徒千余人,被尊为“大宗师”,元惠宗也经常诏裕公入帐议事。元世祖忽必烈,为裕公加封了“光宗正法”之号,后来又赠封为“大司空开府议同三司”,死后追封为“晋国公”,“少林开山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050071.html
  • 菩提本无树

    同时也是一座拈花示笑,见鸟忘机的佛国禅峰,不但产生了四位禅宗领袖,而且还培植了个性鲜明的中国式的宗教智慧与情怀。   慧可、僧璨、道信与弘忍,四位禅宗的道场分别在太湖的司空山、潜山的天柱山、黄梅的双峰...

    熊召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551924.html
  • 以神通教化人的佛图澄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六

    以神通教化人的佛图澄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六  方 之   神通,是由修持获得的某种特异功能,一共有六种,即神足、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漏尽等六通。其中前五种是内外共修的,只有第六漏尽通,才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752338.html
  • 王昌龄左迁龙标佛教活动考

    诗人继作,虽间有远韵,而才不逮意。独韦应物、柳宗元发纤□于简古,寄至味于淡泊,非余子所及也。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,而诗文高雅,犹有承平之遗风。”所谓“远韵”、“至味”,实即言外之意的象外艺术的效用,...赠王伯长主簿》)这类以禅喻诗,大致从学诗方法着眼,而强调工夫。至南宋,严羽《沧浪诗话》以禅喻诗,举出“妙悟”,阐述诗歌境界,更发挥了司空图诗论,认为:“诗者,吟咏情性也。盛唐诸诗人惟在兴趣,羚羊挂角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3252541.html
  • 读王树海新著《诗禅证道》:走进文学史的深处

    为一体的概念则发端于树海先生。其实,从大历、贞元到元和、会昌,从刘长卿、韦应物,到柳宗元、贾岛,再到司空图、郑谷,这些诗人,哪个不是在险峻的宦途与宁谧的梵音中挣扎过来?即便以“攘斥佛老”、卫护儒家道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1354315.html
  • 开元三大士

    开元三大士   开元三大士,指唐代开元年间到中国弘扬密教的三位印度密宗大师,他们是善无畏、金刚智和不空三藏。  善无畏是中天竺乌荼国佛手王的儿子,生于公元637年,从小就有才干,13岁继承王位。他哥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0756293.html
  • 诗家语言与佛家语言

    在咸酸之外的“醇美”。这里所谓“味”是指意味;“韵”指的是“风韵”、“气韵”、“神韵”,宋人王将之简练地概括为:“有余意之谓韵。”可见,“韵味”是通过语言对非语言表达的不充分来体现的。司空图所谓“韵味...”的审美效果。明清时期,又有许多人对这种追求韵味的审美传统加以综合、整理、完善。王士祯倡导的色相俱空的“神韵”则是对司空图和严羽观点的承续,与“韵味”说一脉相承。清末大学问家王国维“拈出”意境,对之独...

    刘艳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3958350.html
  • 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

    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   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   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 初礼请佛梵叹依常  南谟常住三世净妙法身金刚界大悲毗卢遮那佛  南谟金刚坚固自性身阿閦佛  南谟福德庄严聚身宝生佛  南谟受用智慧身阿弥陀佛  南谟作变化身不空成就佛  南谟大圆镜智金刚波罗蜜出生。尽虚空遍法界尘刹波罗蜜等一切诸佛  南谟平等性智宝波罗蜜出生。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2359665.html
  • 浅析宗教意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之二

    段落重复,一调三唱,但是因为情真意重,直接了断而浓笔重彩,总是可以让芸芸大众感觉到共鸣,享受情感的冲击。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所定义的那样,做到“格”与“不格”?这样的单纯抒情流露就只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00760288.html
  • 乐山大佛与睡佛

    率领群峰来,挺立大江边”的说法,确实是对乐山大佛的真实描绘。  由于乐山大佛的巨大,凿造工程十分艰难。中唐诗人司空曙曾用“百丈  金身开翠壁,万龛灯焰隔烟萝”的诗句,对乐山大佛作了生动地描绘;宋代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1662424.html